close
《戀上書:一本書是如何做出來的》
松田哲夫作,林韶安譯,台北市:商周出版(2009/2)
ISBN 978-986-6662-07-2
@內容簡介:
@內容簡介:
一趟書籍世界的奧德賽之旅
看著書架上一本一本的書,您知道書是怎麼做出來的嗎?
或許您是一位愛書人,或許您是出版業界人士,
然而,這樣的問題肯定難以全面回答!
日本知名編輯大師松田哲夫深究此一課題,
與細密畫家內澤旬子聯手,帶領您從拆解一本書開始,
梭巡裝幀、手工書、紙張、印刷……的世界。
書本,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?
當您捧著手上這本書,請試著想想:
書本的版型如何選?開本如何定?
內文如何排?頁數有定規嗎?
紙材如何選擇?裝訂有學問?
印刷的原理是什麼?……
我們習於翻讀書本,對於「書的身體」了解卻很少;
除了愛書人,即便編輯、美術編輯等書業人士亦是如此。
日本以「編輯狂」知名的書界聞人松田哲夫,
以「作為物件的書籍」為興趣起始了這趟旅程,
進入各個現場觀察並參與實作,直接訪問專業職人,以輕鬆的心情說解書籍製作的堂奧。
@作者簡介
@作者簡介
松田 哲夫(Matsuda Tesuo)
日本著名編輯人、書籍談話性節目主持人。主持TBS電視台「國王的早午餐」的書籍單元,深受廣大日本讀者喜愛。經其所推薦的書籍常締造不錯的銷售成績。長期關注圖書出版產業與未來,並曾任電子書內容提供公司Publishing Link的社長(至2006年止),目前為筑摩書房?務取締役及Digital Hollywood 大學的特任教授。除本書之外另著有《編輯狂時代》、《沒讀過這些,別談編輯》、《戀上印刷》、《全面自白》、《京都趣味面面觀》、《路上觀察華之東海道五十三次》、《奧之細道俳句散步》等書。
@繪者簡介
內澤 旬子(Junko Uchisawa)
插畫家、書籍裝幀家。日本國學院大學文學部畢業,以異文化、建築、書籍、屠畜等主題寫作,周遊日本國內外,以其細緻綿密的畫風著稱。1997年因為《書與電腦》雜誌與松田哲夫認識,受其影響頗深。作品常見於雜誌、報紙,2008年島田雅彥邀其為《朝日新聞》上連載的小?《徒然王子》繪製插畫,「製本工坊」不定期舉辦中。作品有《大師的書齋 插畫報告??有書的工作場所》、《世界屠畜紀行》、《老頑童??瀕臨絕種的中年男性圖鑑》等書。
@譯者簡介
林韶安
輔仁大學日文系畢業,目前任職出版業界。
以上內容簡介與作者、繪者、譯者簡介資料來源為博客來網路書店。
@Note(以下內容擷取至《戀上書:一本書是如何做出來的》內文)
以上內容簡介與作者、繪者、譯者簡介資料來源為博客來網路書店。
@Note(以下內容擷取至《戀上書:一本書是如何做出來的》內文)
第一章 來把一本充滿回憶的書拆開吧!
- 書本製作流程:寫出企劃書(書名、作者、內容介紹、作者簡介、本社與他社的實際成績、預定入稿日期、預定發行日、裝幀[裝幀設計者、封面圖的畫家或照片的攝影者]、印刷規格[版型:四六開本、A5大小、正寸或變型;精裝或平裝;書衣或書盒]、頁數、預定定價、預定冊數....)。
- 看起來像精裝卻好翻折的封面用紙:地券紙軟精裝(精裝書書封,是書封襯上厚紙板,然後用封面包覆貼好,如果用的紙張中間薄一點,就叫「地券紙」)。
- 棉布紙:粗木棉上色後經過滾壓製成棉布,模仿棉布紋路製成的紙就是棉布紙。
第二章 自己做假書樣
第三章 深刻體會內頁製作的重要性
- 假書樣:讓編輯掌握成書感覺的樣書,為了實際得到書背厚度,可以進行封面、書衣設計的道具。
- 右開本:直排書。
第三章 深刻體會內頁製作的重要性
- 精裝書的裝訂步驟:齊紙,裁切→摺紙→黏貼→合台→穿線,整書→膠背→三邊裁修(以上是內頁裝訂的工程)→封面製作(有時會有燙金)→加書(絲)帶→緊書背→固背→包封面→壓書溝→包書皮,插入銷售傳票條。
- 摺紙:把印樣照頁數順序正確摺疊的作業。一摺成四頁,二摺為八頁,三摺成十六頁。
- 摺法:觀音摺、經摺、Z型摺(常用)。
第四章 定型做好書
- 現在精裝書幾乎都是膠裝,穿線裝訂的書非常少,像辭典、家庭醫學等台數很多又要講究好開闔的書、攝影集等使用厚紙印刷的書籍,或者為求長久保存牢固性的書,至今仍舊維持穿線裝訂的規格。
第五章 活用紙張伸縮的書盒智慧
無
第六章 抄紙─巨大造紙工廠參觀記(上)
- 紙的製作過程:收集木屑、舊紙,各自打成紙漿,進行抄紙、塗工(把抄好的紙表面加工)。
- 出版用紙必須質地潔白,表面平滑不然油墨會暈開。
第七章 抄紙─巨大造紙工廠參觀記(下)
- 紙張這種東西,應該是用重量(基重)來決定價格,越重者纖維密度越高,塗料的量也越多。
第八章 裝幀用紙如何製造?
- Fancy Paper、Fine Paper:指的是裝飾小物件,最大暢銷商品就是「皮革紋紙」及「丹特紙」。
- 紙漿根據原料來源主要是LBKP(以闊葉樹屑為原料,以硫酸鹽法製造的紙漿)和NBKP(以針葉樹屑為原料,亞硫酸法製造的紙漿),再加上舊紙紙漿來使用。其他還有非木材類紙漿(紡織時使用的棉絮種子的二次纖維使用)、甘蔗渣(砂糖提煉剩餘物)、竹子(從竹子提煉)、木槿(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)等原料。
第九章 鮮豔奪目的油墨世界
- 平版印刷用油墨、凹版印刷用油墨、瓦楞紙箱用的凸版印刷油墨、絹印用油墨、漫畫雜誌等活版輪轉機用油墨等。
- 凹版印刷用油墨不僅用於出版,另外包裝、裝潢建材、糖果、速食麵到CD、MD包裝都是凹版印刷。
- 油墨的調配是顏料(20%)+樹脂(30%~40%)+植物油‧溶劑(30%~40%)+其他助劑(5%~10%)。
- 平版印刷用油墨的製造工程分為:原料混合工程(混合原料)→分散工程(煉製)→調整工程(依據用途調整)→充填工程(裝入容器)。
- 顏料製造:氮化槽→偶聯反應槽→熟成→過濾,洗淨→乾燥→中間檢查→調配→粉碎。
- 離線塗布(不直接塗布):包含兩種加工法,一種是塗上樹脂,以壓力和熱進行的加壓塗布;以及在紙張表面貼上膠片的「PP模上光」。
- 連線塗布(即直接塗布):跟印刷機本體相連機械進行作業。
終章 從「印刷」重新看書本製作
- 製版最花錢的地方是人事費,要精簡人事費用,就要改善作業流程減少人力。
@讀後感:
這本書看了好久,本來一開始還蠻認真看的,但越往後越多艱澀的專用詞,看得頭昏腦脹的,結果後面都跳著看XD,挑看得懂得看,這本書介紹了很詳細的紙本書籍製作過程,如果有想要仔細瞭解紙本書籍製作過程的會很有幫助,偏向書籍裝訂過程的介紹,還記得國小的時後,有一年的暑假作業(還是美勞課的樣子?)就是要我們用一張很大張的紙摺一摺,然後用棉線裝訂書,讓書可以固定,還要自己想出一個大約8頁還16頁的故事,自己用彩色筆畫、寫對白,當時覺得做書蠻有趣的^^,不過現在都忘光光啦!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